加拿大多伦多新飞扬留学
深耕加拿大K12低龄留学的多伦多本土专业公司
文章14982浏览38991404

致2018年秋美国大学入学申请者的一封信:做有思想的申请者

个人微信二维码

亲,作为一名2018年美国大学秋季入学的申请者,假如你申请EA/ED,那么还有6个月就是Deadline;假如你申请RD,那么离Deadline也只有8个月的时间。进入高中的那一天似乎就在眼前,但是时间不依不饶,你现在已经是准毕业班的学长了。

你现在可能正在网上围观那些被藤校录取的了的前辈的经验之谈;你可能正密集地参加各种线下的讲座,寻求专业的帮助;你可能找来美国大学申请成功的Essay,摸索其中的套路。但是切记:这一切其实与你关系都不大,真正决定你申请结果的,永远是你自己!

二三线城市普高的学生,你可能觉得你是出国路上的最弱势群体——没有足够的信息和资源,甚至连像样的外教或者辅导老师都找不到。你羡慕北上广深的那些学校,觉得别人天时地利人和。但是要知道抱怨是无济于事的。今天绝大多数人所面临的不是信息和资源匮乏的问题,而是信息和资源泛滥的问题。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让城市间地域的差距几乎缩小到零。读什么样的书?做什么样的事情?如何规划你的暑期时间?这些都是你个人选择的问题。

一线城市重点中学的你也会有抱怨:身边学霸多如牛毛,哪怕要比别人领先一小步,也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你甚至也会羡慕普通城市的普通中学,自己要是在那,很容易GPA全校第一。你可能更会无奈于别人各种花样的“拼爹”姿势,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但是每年申请季结束,似乎大家又很坦然:那些拿到大藤校offer的人往往都是公认的大神,而且往往拥有强大的气场和个人魅力。藤校看人的眼光总是这样准!

不论你身处何地,你的不安往往是因为你的内心不够坚强。所以,在未来的半年里,假如你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你就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坚定地走下去。时间和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只是你要知道如何去支配属于你的时间,把握属于你的机会。

曾经有一位后来被耶鲁录取的学生找到一个大学教授写推荐信。教授很忙,对学生说:你自己先写好,拿来给我看一下。——这似乎都是套路。但是学生对大学教授说:老师,我的思想高度不够,写出来的东西不够好。学生可能是坦率,但是大学教授却吃了一惊,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学生这样提过。于是,这位大学教授第一次自己亲自提笔给学生写了推荐信。

这个小故事不是告诉大家如何向大学教授要推荐信的技术问题,而是想告诉大家:那些内心强大的学生,往往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世界有多宽广,更容易遵循自己的内心去选择。这种例子不胜其多——

一个学生关注精神分裂症,他跑去大学的实验室做研究,然后他的简历上就有了下面这段话。


当很多同龄人都无法完整拼写Schizophrenia这个单词的时候,这个学生就能做出的这样的课题。假如你是大学的招生官,面对很多申请学生参加同质化的各类商赛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我们在这里拿商赛做比较,是因为这个学生最后去了宾大的沃顿商学院。

强大的内心来自于长久的积累。这种积累既来自于家庭和生活,也来自于学校和课堂。出国申请绝对不是靠一时的“包装”就能解决问题的,几乎不太可能靠“投机取巧”进入藤校。家庭的早期规划往往是学生成功的第一步。最近几年美国大学申请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也是因为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里的家长对孩子有能力、有实力做出个性化的学业规划。

藤校总是有一个宏大叙述般的办学理念,诸如我们要培养世界的领导者、我们我们培养思想家之类。虽然每一个藤校的学生最终都会有立身安命的困惑甚至有衣食职业的担忧,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其初衷。所以思想和人格的魅力也是藤校在百里挑一录取学生的时候所特别倚重的。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注定美国藤校的录取标准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你可以去借鉴成功的过来人的经验,但是记住不要去模仿。

美国大学入学申请的文书千篇一律而枯燥——你是怎么样一个人?哪件事情对你感触最大?你为什么要申请我们学校/这个专业?写多了,有时候感觉跟小学生作文一样。但是,这的的确确给了你一个自我内省的机会:读书是为了做什么?——尤其是在大量留学生回国,海归就业竞争压力大的现状之下。

某个程度上,你们身处在一个幸运的时代。其实就在这个世纪初,大量的国人都是不敢想也没有经济能力出去自费留学的。短短十几年,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不会为出国留学的经济问题而担忧。一纸文凭的含义也不再仅仅是就业的敲门砖。那些北上广的学生,越来越多的选择了人文、社科、历史甚至哲学,而不像早一代的留学生那样清一色的选择数理化或工程。没有了经济压力的一代,能够有更大的空间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更能够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代赋予了你们最好的东西,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做一个有思想的申请者。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