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新飞扬留学
深耕加拿大K12低龄留学的多伦多本土专业公司
文章14976浏览38485475

我为什么选择高中到加拿大留学

个人微信二维码

初中的时候,妈妈问我:“如果有机会出国读书,你选择出国还是留在国内?”我的选择是出国。

在美国插班

原因之一,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跟随出国访学的妈妈到美国读书,体验过当地的教育。美国的六年级是初中(middle school)第一年,学校里的环境、气氛、理念、还有老师开放的教学模式,都让我受到很大启发,激发了我渴求知识的欲望。

记得刚过去的时候,学校有专门人员给我做了测试,然后分配到适合的班级。当时,我的数学测试成绩,远远高于当地六年级学生的水平,所以,老师直接就让我去上7年级的高级班上数学课(advanced Math),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因材施教”。

刚去美国,英语测试成绩不是很好,需要上ESL班。在ESL班上,老师还专门给我配了一个去年已经入读的,同样来自中国的同学给我提供帮助,听不懂的时候她会给我做翻译。

有了这个同学帮我过渡,我不但体会到了他们对我的友好,也让我轻松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第二年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老师专门给我颁发了进步奖,还让我做帮手(helper), 帮助另外一位刚来的小朋友。我很开心,我也可以帮助别人,给别人做翻译了。

老师布置作业的形式,是让学生去做项目(project), 自己去探求知识;走出课堂,发现身边有趣的事物,培养自己的兴趣,去实践,去经历。我还记得有一次,科学课的老师在讲到“食物链”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去调查研究,做一个海报(poster),然后在课堂上做讲解(presentation)。

我当时花了两天的时间查阅各种资料,还去妈妈所在的大学的生物学教授那里请教。最终手绘了一个很大的展览板。老师把我的作业放在班里最显眼的地方,一个劲地竖大拇指。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让我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激发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了我的思辨能力、锻炼了我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时的这一段学习生活,让我有一种成就感,也培养了我服务他人的价值观。我和妈妈经常周末的时候参加各种义工,比如马拉松比赛的时候,我们去做后勤人员;妈妈所在大学组织文化活动的时候,我去做服务人员;华人春节联欢晚会上我去表演舞蹈;Toast Master 演讲比赛的时候,我去做志愿者等等。

基于我在学校的表现和所做的义工,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学校推荐我成为National Junior Honor Society(NJHS,国家少年荣誉协会)的一员。

回国读初中

妈妈访学结束后,我跟随妈妈回到国内读初中。我发现,很多时候,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得到的不是鼓励和赞赏,而是被认为很奇怪,不合潮流。

这让我感到困扰,为什么同样的想法在国外被鼓励和赞赏,而在国内却遭到批评呢?在国外,老师会说我的想法(idea)非常地有创意(creative),也会鼓励我多说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并和我一起探讨,怎么样把我的想法付诸实践。

说不定在一百万个想法中有一个闪闪发光的灵感是具有价值的。在国内,思维符合主流和教科书,即随大流,放弃质疑,才会被表扬,甚至没有人试图从另一种角度去理解,就否认我的这些想法的价值,并且只谈论他们认为对的想法。于是我学会了闭嘴,以免被别人认为是傻子言论。

在国内,我相信不少学生做阅读理解时,在回答“XXX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这一类题目时,顺口就是“兴奋、积极、迫不及待、悲伤、爱国“等等。好多同学开玩笑地说,估计作者也没想表达出这些心情。

是的,这种“被标准答案定义”的思维模式,是为了适应国内学习和考试必须要学会的。学会这些固定的思路,才会拿到高分。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甚至是国内的教育者也在批评这种模式化的思维呢?我们真的被限制住了吗?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或者,我,需要的是什么?

有一个小孩大叫:“我总有一天会学会飞的!”,一群小孩嗤之以鼻,说:“别想了,傻子,你永远都不会飞的。”

分数在国内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在国内,只要最后期末考试考好了,或者中考高考考好了,就可以有一个好前途;反之,无论一个学生多努力多用功,只要那一次考试失败了,就会变成一个失败者。

虽然我在国内成绩还不错,但是,我认为国内学校对成绩好成绩差的人的区分,已经算得上是一种歧视了。成绩好的学生,才能被评为三好学生;成绩差的学生,无论其他方面多么优秀,也与三好学生无缘。

我在初中的时候做错了一件事情,惹上了麻烦,和我一起惹上麻烦的是一个成绩不好的男生。当老师来的时候,一开口就开始责怪那个男生,事实是我的不对。这件事情让我非常内疚,难道就因为我的成绩比他好吗?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必须承认,国内的这种教育,让我接受了严格的考试训练,对考点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掌握得很牢固,特别是数理化。我也承认,这对我以后的高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加高生活

我也见过很多成绩优秀的人,在其他方面也同样出类拨萃。但是初中毕业后,我还是说服爸妈,毅然决然地选择来到加拿大读书!加拿大的文化更加多元、更加包容,这是我选择加拿大的原因。

在加拿大,本地孩子不是那么重视成绩——“七十分已经很高了,不要过于勉强自己”,“八十分?哦,我可真幸运”。这样的环境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我们会有时间思考,追求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方向,而不是随波逐流地只看重成绩。

我在加拿大上高中的时候,在完成学业和准备语言考试的同时,还参加了很多课外活动,我想下次继续分享这些经历。这些都是在国内读高中,拼高考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的。

在国内,想考985,211这种重点大学很难,更不用说清北了。而在国外,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是很多同学经过努力后,都可以申请到的。我在加拿大的高中同学,就有很多都去了多伦多大学。

还有,在国外,大家更重视的是专业排名,自己的兴趣,而不是非要上一个综合排名高,而专业排名却不占优势的大学。在这里,我被多所大学录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

十二年级的时候,我问过初中最好的朋友(她在国内读高中):“你以后想考哪所大学?以后想做什么呢?”她说:“我不知道啊,先把成绩搞好了再说吧。成绩好了其他都行。成绩不过,什么大学都上不了。”

我知道她的成绩一直比我好,我知道她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梦想,想当服装设计师,然而因为成绩,她只能做出别的选择。

成绩好,万事好。只要成绩优秀,前途自然好。真的是这样吗?我不断这样问自己。

留学收获

在国外读书,我找到了自由。这种自由不仅体现在思想上的自由,选择的自由,更是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我们可以做我们想要的一切选择,只要我们承受它的后果,这是我想要的自由。

出国读书的第一年,我学会了自己做饭,在零下20℃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自己走路去上学,学会了自己洗衣服。这些是我在国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国内,我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被家人呵护着,不能承受任何风雨。而在国外,我学会了许多在我看来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个初中生,正在彷徨,问我是否出国读书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出来经历一下吧,别把自己圈在一个笼子里。飞向高空,你才知道世界是如此之大,自己是多么渺小。”

踏出国门,体验不同的生活、人文和环境,你的收获远比你想象的多。虽然会有彷徨,有孤独,有文化融入的冲击,有暂时的不适应,但是,我们还年轻,这些经历都会成为祝福,不是吗?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