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新飞扬留学
深耕加拿大K12低龄留学的多伦多本土专业公司
文章14982浏览39024849

出国留学,学校和寄宿家庭不能代替父母

个人微信二维码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考虑让孩子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出国,提前体验和适应国外的环境。有些孩子出去后如鱼得水,有些孩子在出国后因为缺乏管控而后悔一生。很多家长对我说,如果别人家孩子能做到,我家孩子一定也能做到。但是留学不是流水线制定,它更多像私人制定,应对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方案。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了解孩子在国外面临了什么,您有什么可以帮助到他们的。

低龄留学时孩子们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

文化差异

当我在16岁只身住在接待家庭的时候,其实我不是很理解文化差异。我觉得除了语言不同,吃的都包含蛋白质,蔬菜,碳水化合物。老美有pizza我们有馅儿饼,老美吃意大利面,我们有炸酱面。总之吃的不一样但是也好适应。但当我长大成人后,发现我是幸运的,适应力很强,神经比较大条,不介意细节也愿意接受批评。其实孩子们遇到的文化差异大致有以下几点:

语言差异 - 语言差异并不仅仅是英文和中文的不同,它也包括了用语的差异。举一个例子:有的时候小朋友会在吃饭的时候不记得和接待家庭说谢谢。在北美,谢谢是一句经常使用话。即使父母孩子之间也非常经常说谢谢。谢谢,我爱你,这样的话语对于中国家人可能觉得见外,但是在北美是很经常的话语。

思维差异 - 有个学生和我说,你看我在家被各种宝贝,言下之意这边的小朋友在她看来并没有收到足够的爱。我和她解释说,爱有很多种的表达方式。在这边很多时候是引导式,比如说,在晚餐后,接待家庭很多时候会让孩子自己准备午饭,因为他们不知道孩子需要吃多少,喜欢吃什么,让孩子自己盛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但孩子有的时候反而会觉得你连饭都不给我准备,觉得不被关爱。这边孩子很多时候是被教导独立,家长的会引导是教育。例如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自己盛饭,洗衣服,安排时间,有一定的空间做自己的选择。国内的家长很多的时候是为孩子“准备一切”,这种爱反而我觉得对孩子没有什么帮助。很多家长经常说自己的孩子还是个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我反而觉得,很多时候孩子是可以做到的,只是你觉得不行。

处事差异 - 中国人总是说有事情忍忍就过去了,然而在这边,如果你不说出来好好沟通,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比如有的时候,孩子有不爱吃的东西,或者觉得接待家庭的孩子过于吵闹, 当孩子无法忍受的时候才和接待家庭爆发。接待家庭这边完全一头雾水并不知道发生什么了,但是孩子又觉得我已经忍够了,从而矛盾就产生了。

新的教育体系

教学方式的不同和新的语言叠加到一起对孩子的挑战可想而知,孩子如何自我调整重新适应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学校可以做到的是提供能够帮助孩子的所有资源,但是和中国不同的是,在高中阶段(9-12年级),北美这边的老师很少会主动和学生沟通,他们认为孩子如果有任何问题会来寻求帮助。当孩子告知老师他的困难的时候,老师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辅助您的孩子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会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在您的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帮他们提出解决方案,而是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考虑怎么能解决问题,应该向谁寻求帮助。

孤独感

孩子来到新的环境,没有朋友倾诉,所有事物都是新的,没有人可以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家长可以想象一下当您刚刚换了一份新的工作,在工作环境中没有认识的人,那种孤独感是很恐怖的。所以我有的时候建议孩子在考虑学校的时候(这个非常看孩子,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此需要),可以考虑有熟人去过并推荐的学校。第一个原因是已经有人对这个学校很了解并非常推荐,第二个原因就是也可以稍微减少一下孩子刚入学时的孤独感。

学校和接待家庭不能代替父母

当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和接待家庭的时候,孩子和接待家庭以及学校都还没有建立关系,不像自己的父母。担负责的接待家庭和学校老师会一步一步的帮着家长教育他们的孩子。可是很多时候,这样反而会引来孩子的反感。比如说,有的孩子在刚刚来的时候就开始了恋爱,接待家庭把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所以就很怕这个小女生受伤,学校也和孩子约谈,说谈恋爱没问题,但是一定要保护自己有底线。可是孩子反而觉得我们管的太多,觉得是束缚。

接待家庭很多时候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步,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他们可以制定条条框框,但是对于接待学生,有的时候他们怕管的太多,孩子反而不开心。家长的角色是无人可以代替的,即使孩子身在国外,您也有责任为他们定制条条框框,定时有效的沟通,配合学校及接待家庭。有机会的话来到学校探访孩子,和老师了解有什么可以帮助到自己孩子的。您是孩子唯一的爸爸妈妈,这个关系谁都替代不了。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