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新飞扬留学
深耕加拿大K12低龄留学的多伦多本土专业公司
文章14982浏览39004689

为什么你应该为孩子选择一所差学校?

个人微信二维码

与其费尽心机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小学,还不如干脆将他/她送到一所质量相对一般的学校,并确保孩子在班上名列前茅。这样很可能会提升孩子在未来几年的表现。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也值得管理者悉心学习。

自1980年代以来,排名对员工内驱力的影响形成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当时,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公司的绩效排名很适合作为薪酬体系的基础。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通过正态分布曲线对员工进行比较,然后请那些分布在曲线某条红线左侧的员工另谋高就。这种做法后来被称为“末位淘汰”(rank and yank),尽管韦尔奇并不喜欢这种直截了当的说法,而更喜欢使用“差异化”一词。

如今人们普遍认识到这并不可行,沃顿商学院的Iwan Barankay通过一系列实证分析证实了上述观点。例如,Barankay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取消对排名的反馈通常导致销售业绩的提升。直观的解释是,那些得知自己表现最佳者容易产生懈怠情绪,而那些表现垫底之人则不思进取,放弃尝试改进。十年前,通用电气弃用排名系统;最近,该公司甚至取消了年度业绩评估,其他大公司也纷纷效仿。

然而,韦尔奇锲而不舍地为排名系统辩护,他在2013年写道:是的,我知道有人坚信差异化的正态分布曲线非常“残酷”。这总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在学校,我们给只有9到10岁孩子的表现进行评分,却没有人说残酷。不明白为什么成年人就不能接受这种做法?谁能为我解释一下。

事实上,欧洲和美国的不少学校都对学生进行排名,显然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表现。在一项新的研究报告中,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Richard Murphy和德国经济研究所的Felix Weinhardt指出,如果一名英国小学生在某个学科的排名比其他学生高,无论其绝对成绩是什么水平(可能很平庸,但仍然优于其他同班同学),那么在14岁和16岁时,他或她在该学科的测评成绩往往比全国其他同龄人更出色。

上述现象具有长期效应。Murphy和Weinhardt根据225万学生的数据集合计算出一个结论:上小学时某个学科的成绩位列全班前茅,会使该学生在高中研修这门学科的可能性增加20%。

相较女孩,上述效应在男孩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在Murphy和Weinhardt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更高的排名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参与度。其背后机制被称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big fish in a small pond)”。在201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位于德国波恩的劳工经济学研究所的Benjamin Elsner和Ingo Isphording指出,尽管在同学成绩普遍欠佳的中学就读可能对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高排名所激发的自信心和乐观态度,以及老师对好学生的“另眼相看”,将超越负面影响,而且这些学生也因此在大学获得更好的成绩。

他们认为在一所顶尖学校上学,可能会对那些无法从众多优秀同学中脱颖而出的学生造成伤害。Elsner和Isphording在另一篇论文中指出,排名靠后将增加学生打架斗殴、酗酒吸毒等不良行为的风险。

那些阐述排名重要性的学术研究小心翼翼地将反向因果关系排除在外。从事危险行为会导致排名下降,而更好的认知能力则使排名上升,但学者们为了展现该效应时,刻意修正其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毫无疑问地显示,排名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和行为。

这些研究成果对择校具有重要意义。有时候,就读一所水平较低的学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是最优的择校之道,特别是当父母希望提高一个女孩子在数学和技术课程上取得好成绩的概率时。早期因数学成绩出色所建立起来的自信,能够在随后的教育阶段产生奇迹,因为到了后来,各种各样的偏见会妨碍女孩选择数理路线。

在管理员工或学生时,关于排名效应的最新研究表明,完全弃用正态分布曲线系统可能并非理想之选。

Murphy和Weinhardt写道:为了提高生产或教学效率,如果一个人的小范围排名很高,那么管理者或老师最好强调其小范围的排名。如果一个人身边的同伴高手如云导致其小范围排名较低,但大范围排名较高,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强调大范围排名。对于那些大小范围排名都欠佳者,管理者应该关注其绝对成就,或者关注他或她排名较高的其他方面表现。

这些均属忠告。韦尔奇关于员工需要获得上级坦诚反馈的说法没有错;只不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如何坦诚反馈都应该因人而异。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