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新飞扬留学
深耕加拿大K12低龄留学的多伦多本土专业公司
文章14976浏览38480993

中国式游学:明明是坑,家长为何还要往里跳?

个人微信二维码

中国目前的海外游学,很多是“挂羊头卖狗肉”,千里迢迢去趟国外就为拍张照片。部分学校利用奖惩制度和孩子的攀比心,表面上是学生自愿参加游学,实际上却是一种“伪自愿”。应当将游学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由公共财政承担部分费用。

海外游学成为不少大城市学生的“必修课”

说实话,在现在的市场行情下,花两万块钱报一个10天的美国游学并不能算“天价”。前不久,《法制日报》就报道说,各大旅游网站的游学产品中,出境游学产品人均价格在1.5万至4万元之间,游学天数在1至4周不等。也有价高者,4周海外游学价格达到8万元。

花这么多钱海外游学到底图什么?一般来讲目的有三类:一是考察院校,为以后出国留学做准备;二是学习语言,通过与当地人的接触感受异域文化;三是各种夏冬令营,例如“拜访国际名校”等特色项目,这也是最受父母和孩子欢迎的游学项目。

低龄化游学成为一种趋势

国内某旅游网站监测数据显示,游学市场的主要客群集中地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从人群分布看,初中生占比达49%,成为海外游学主力军;高中生占比达到24%。

同时,海外游学研学也呈现低龄化趋势,有不少小学生开始参加海外游学,出游人次占比为11%;学龄前儿童出游人次占比为6%;大学生外出意愿较低,出游人次占比仅为3%。

海外游学看上去很美,但是“坑”也不少

目前的海外游学包含三种类型:第一是学校组织的游学,很多情况下这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部分;第二是校外机构或者旅行社举办的游学活动,但是由学校、老师来招募学生参加;第三种则是校外机构组织的游学活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属于纯商业性质的游学。

其中,“坑”最多的就是第二种。很多游学机构都热衷与学校开展合作,以学校的名义进行游学夏令营等活动的招生,因为班主任在家长眼里可信度更高,也是家长愿意讨好的对象。但是,过分“依赖”学校的招生方式,导致海外游学经营过程中出现潜规则。

《法制日报》就报道,国内某大型留学机构负责人曾透露,如果学校参与其中,则存在两种操作方式:一是学校教师会有一定的现金回馈;二是每10个人左右报名,机构就会提供一个老师免费出游的名额。

到目前为止,游学始终存在着承办主体不明确、市场范围未划定、准入门槛低这一系列现象

除此之外,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坑”。一些游学机构在师资选拔、培训等方面欠缺考虑,老师素质参差不齐,师生比严重失衡,甚至出现过一名老师负责三五十名学生的情况,学生的人身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

而在游学夏令营相对成熟的美国,参加离家寄宿的游学夏令营一般要年满12岁,否则需要带一名家长。游学夏令营的带队教师要参加相关资质培训并持证上岗。

一些游学项目甚至会组织学生去“赌城”拉斯维加斯

海外游学的另一个“坑”则是游而不学。2012年《经济参考报》曾报道,一家游学机构推出的38800元的游学线路,明确将“两晚入住赌城拉斯维加斯”列入行程,并安排“途经大型直营购物中心,可以采购世界名牌商品”。有参加过海外游学的学生曾说,所谓的“名校课程体验”“名校师生交流”等,也就是互相自我介绍一下以及听对方讲讲校史。

教育部在2014年7月曾下发过《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其中规定“境外研学旅行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1/2。”据现有的资料来看,一些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还能达到这一标准,但是旅行社能否满足学生游学中“学”的诉求,还有待观察。

就算家长知道这是“坑”,恐怕还是会掏钱

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海外游学会有“坑”,但最终仍然会选择掏钱。

第一是因为游学在不少大城市已经成为一种“刚需”,家长送孩子海外游学,大多出于两种心态:一是增长见识、提高能力;二是为孩子留学做准备,储备海外经验。

第二则是因为家长很难拒绝学校和孩子。《广州日报》曾报道,南京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成绩在班上排名前十,班里在暑假组织一场游学活动,只有前十名才有资格参加,老师对这个孩子说:“你爸妈知道你有资格参加这个游学团,一定很高兴,肯定会支持你的。”家长则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参加,两周要花费三万余元;如果不参加,又怕伤了孩子的心。最终,这位家长还是花钱让孩子参加了游学活动。

不少游学团的典型特征就是学生们成群结队、拖着拉杆箱,随处看看风景、到商场血拼购物

除了利用奖惩制度,还有利用孩子的攀比心。例如,学校在假期前发布了游学活动信息,孩子说:“我们班40个同学,有一半都去了啦。”这时候,但凡还有能力的家长可能都会掏钱供孩子游学,而那些真的没有条件的孩子,在假期结束后,可能都无法参与班级的话题讨论。这种游学表面上是学生自愿参加,实际上却是一种“伪自愿”。

还有一点原因则是因为,孩子有暑假,很多家长没暑假。既想让孩子见世面,自己又脱不开身,游学确实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了。

假期游学应当学习日本“修学旅行”制度

其实,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游学的确可以增长见闻,扩展心胸、学到不少在书本中无法获得的知识。

然而,中国目前的海外游学,至多只能算是“假期旅行托管班”,本质上是“挂羊头卖狗肉”,千里迢迢去趟国外就是拍张照片、到此一游,这样的所谓游学,并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就为了出国玩,还不如报一个纯粹的旅行团。

其实,有关游学、研学可以参考日本的“修学旅行”制度。

在日本,游学被称为“修学旅行”,并且作为日本小学、中学和高中教育的一环,已经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统计显示日本90%以上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每年都会组织修学旅行。

日本学生修学旅行体验挖红薯

修学旅行的定义是:要有在外住宿、前往一定程度的遥远地区。因此与当天往返的郊游和参观博物馆等社会参观学习不同。以小学为例,要去相距1-2个小时的场所,主要在附近的观光旅游地。而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则将前往距离3-4小时以上的场所,很多情况下,日本东部的学校会前往日本西部,而日本西部的学校则前往日本东部。

而公立小学、初中的修学旅行费用的补助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让普通家庭也能够负担起学生的修学旅行费用支出。

日本认为,组织学生进行修学旅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修学旅行可以使学生们见识体验国家重要的文化名胜;使学生们有机会对书本知识进行实践;通过旅行可以锻炼学生们的保健卫生、集体行动、安全等意识,从而使学生们身心得到锻炼;可以丰富学生生活,留下美好的印象等。

最近20年,在日本私立高中之中,去海外的修学旅行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费用昂贵,并且安全方面存在相对较大的风险,许多家长并不认可。

可以看出,日本的修学旅行与中国的海外游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日本注重学生在与平时不同的环境中增长见闻,在接近自然的同时体验集体生活,充分锻炼体格和意志。

相比日本,中国现有的“游学”产品大多采取“名校游”的方式,开发仅停留在较低的观光旅游层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游学变成了普通的观光旅游,失去了其教育性,对孩子并没有什么锻炼。未来需要精细的规范和管理,才能实现游学的教育意义。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