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新飞扬留学
深耕加拿大K12低龄留学的多伦多本土专业公司
文章14982浏览39079897

我从SPS毕业了:去美国读高中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个人微信二维码

又到了高考的季节。我对高考没有太多评论的权利,毕竟没有亲身体验过,对这场“全国盛会”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参加高考的同学给我发微信,说城里出行的人们都有意识地给考生让路,考试完了还有机构在外面给考生送水、送花。他感觉全国人民都在帮他们这些学生、都期望他们成功。这不禁又让我回望自己四年的美高生活——一次被很多人支持着的旅程。

高考改变了父辈们的命运,美高则改变了我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也算是经历了一场四年的“高考”。但美高生活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上个周末从SPS毕业,到今天,也可以回头看看——美高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折磨人的路径】
美高和国内高中一个很大的不同,似乎就是有很多课外活动在同时进行、分散着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每天下午三点多放学,然后要做体育,晚饭后可能已经七点多,这时又要写作业,等到真想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已经困得不行了。所以我后来想自己学艺术史、做脱口秀,都是在牺牲睡眠的情况下做的。当时因为心里有着接受折磨的准备、觉得这种情况理所应当,所以任何困难都可以接受。但现在回看当时的挣扎,就发现,学校已经给了我满满当当的任务,因此任何额外的学习和活动其实都是对精力极大的消耗。虽说过得很开心,但也确实非常累,感觉没怎么睡过一个好觉。

中国学校或许注重结果,甚至有点“赢者通吃”的感觉——只要成绩好,其他似乎都可以忽略。美高则更重视路径,什么都得干。好在,这过程虽说折磨人,但是对性格极大的塑造,也让我变得更积极、独立。

【不被消极打倒】
积极这个概念像是陈词滥调,但我觉得这是美高生活的基石。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任何一件小事处理不好都可能是压垮我们的那根稻草。在美高生活的基础,就是要保证不让消极的东西占据我们。

就拿我讲脱口秀来说,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在学校里讲了很多次之后,难免有人对我持不同观点。有人说,Tiger讲了一阵子后已经没有新的灵感了;还有人因为我讲喜剧就觉得我是个不会严肃的人;就连我的导师都因为怕我说出不合时宜的话而劝我放下一阵子。春季时,我想在教堂做一次毕业演讲,但牧师觉得我不可能严肃、怕我乱说话,就给我设了各种条条框框约束我。当时我特别委屈,去找导师:“为什么人们会因为我讲脱口秀就对我有如此大的偏见?”没想到,导师非但不安慰我,还跟我讲了一大套偏见如何不可避免、牧师的担心如何合理、我要如何小心等,听得我更加生气。作为一个中国人,默默无闻,大家会说我是个只会学习的书呆子;做了脱口秀,又对我有偏见、说我是个不会严肃、没有分寸的人。不干事要被人嘲讽,干事又会受到非议,那还让我怎么活?

我想,美高对人的挑战方方面面、无处不在,这更加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耐力。面对偏见,好在我有对脱口秀的热爱和逐步建立的自信,这才坚持把这件事做了下来。在毕业前两个星期,我又叫上学校里其他喜欢喜剧的同学办了最后的专场演出,让人们渐渐意识到了这项艺术的魅力,也更加理解Tiger做这件事的初衷,这也算是对所有非议做了一个回应。

美高学校网站上的照片中,学生们总是有着阳光的笑脸。他们确实大多开朗热情,但负面的东西也不是不存在。我们总讲,“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真正身处那个环境,想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还是有难度的。但是既然选择了走这条路,就一定要保证不被消极的东西压倒。

【平和淡然的“精英”教育】
还有就是“独立”这个概念,其实不仅是生活上的自律,更在于对独处的认知。我经过和牧师长时间的周旋,最终完成了我的毕业演讲。我的主题就是“拥抱孤独”。

作为一个中国孩子,我以前总时不时感觉自己在学校是个“局外人”,觉得只有体育好、够酷,才能成为所谓的“主流”、在学校里才有发言权。但后来我特立独行惯了,不愿意为某个群体而改变自己,发现过得也挺好,而且美国人也更欣赏和接受真实的我。于是我渐渐意识到,其实学校里本没有什么“主流”可以融入,“和而不同”才是最理想、最平和淡然的氛围。

当然,走自己的路肯定有着不少挑战,因为我们没法参照别人,因此时常会感到孤独。于是,如何看待孤独、能否把孤独转化为前进的力量,这其实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

我们嚷嚷了半天精英教育,这些美高到底“精英”在哪里?我觉得,SPS所教会我的就是——成为真正的精英不是要到爬金字塔尖、成为“贵族”或人上人,而是要在完善自己的同时,不依附于外在的评价体系、从自己内心寻求价值和快乐、也从为他人创造价值中获得快乐。

这就是美高的路。

【遗产重于成果】
我的一个同学曾劝我说:“Tiger,你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干嘛非得在全校面前演讲、为社区办脱口秀,你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你安心学习,把和老师们斗争的时间用来看看剧,平安度过接下来的几个月,然后去普林斯顿不就完了?”这哥们儿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我身边不少人都在劝我少做“高风险、低回报”的事。

比如写公号文章,也没法帮我申大学、发大财,还容易得罪人,为什么还要写?办脱口秀专场、做毕业演讲,既牵扯精力、还有可能招来麻烦,为何不老实点儿保证相安无事?其实,我做所有这些事,只是因为觉得,人活在世上,总要做些事、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遗产。干事有没有风险?有。但如果我们永远都秉持着相安无事的逻辑,那中国30多年前就不该改革开放、今天也就没有“大国崛起”了。

我看自己小学时写的博客,口气可大了,说要改变中国、做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其实走到今天,我虽然对自己的认识清醒了许多,自我感觉思考也务实了许多,但内心的志向并没有改变。我在中国写文章,是想用自己的分享尽可能地帮到别人;我在SPS演讲,是为了鼓励那些像我一样挣扎过的同学们有信念地走下去;我请别的同学来演喜剧,是为了把我创造的平台留给他们、让他们以后都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不希望当SPS的同学回想起我时,我所在的大学成为我唯一的标签——“就是那个去普林斯顿的中国孩子。”我想做一些事,让这些事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仍然影响着SPS的点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我都不想得过且过,而是想激流勇进、创造些什么。

临近毕业时,极大的迷茫感裹挟着我们——大学生活会怎样?接下来做些什么好?说实话,我困惑了好一阵子,不知道该不该在上大学前休学一年、探索探索世界。但比这种困惑感更强烈的,其实是向前走的意愿。我希望尽快在大学学更多真本事、能早日为社会做点实事、能更亲密地与这个世界沟通——这岂止是迷茫,分明也是期待探索更加精彩的旅程。

美高这条路风险大,但回报也大——美高这个大平台,给了我们创造、改变的机会。虽然在SPS办脱口秀专场很累,但在中国高中我可能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只要想干事,就会有争议,就会有消极的评论和各种阻力,但只要克服了,我们就能创造出很美好的东西、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这比申请到什么样的大学重要得多。

【勇敢的冒险】
虽然美高看起来只是学校生活,但其实,每个人遇到的挑战都远远超过了学术上的艰辛。如今回看,这条路上的很多环节都可能走错,去美高,某种角度说,也是赌上了自己的命运。一个14岁的孩子独自到美高上学,无论为人处世和学术能力,都会遇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所以我看身边的同学,觉得他们都特别勇敢、可敬。

今天我毕业了。回看四年来的道路,当然觉得没什么。但是三年前的今天,我还在为英语课的作文痛苦;两年前的今天,我还在为上什么夏校发愁;去年的今天,我还在为落选壁球队长难过.......在这条路上,其实99%的时间都是挣扎、痛苦、不解,吃到果实的喜悦也就是一刹那,之后又要继续面对新的难题。比起结果的成败,美高更注重路途上的磨炼,因此,所有孩子被“折磨”了四年后,其实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份遗产,都体悟到了不同的滋味,也都一定因此成长了不少。与这些相比,结果还那么重要吗?

高中毕业的时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和孩童世界脱离了,有种被扔到荒野里独自求生的感觉。以前干了什么事,都是以高中生的身份;现在是大学生了,世界丈量我的坐标体系无疑也发生了变化。我又该怎样去面对新的坐标系?

这篇文章算是正式和高中时代做个告别,也算为自己定下目标,激励自己在不久的未来走出更开阔的道路。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