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新飞扬留学
深耕加拿大K12低龄留学的多伦多本土专业公司
文章14982浏览38913894

奇葩的开学第一周 温哥华华人家长哭笑不得 加拿大的学前班竟然是这样子!

个人微信二维码

9月,经过漫长的暑假,中小学终于开学了。大温华人家长也纷纷在朋友圈里晒“开学第一天”。不过,对于孩子刚刚上学前班的家长而言,“开学第一周”就显得有点“奇葩”了。

5岁孩子的小学生活

当中国的5岁孩子终于荣升幼儿园大班时,加拿大的娃已经背起书包,和附近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就读小学了。

在加拿大,年满6岁的孩子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之前都属于学龄前教育,包括日托(Daycare)、幼儿园(pre-school,3-5岁)和学前班(Kindergarten,5岁起)。日托和幼儿园基本上是“社会办学”,不属于加拿大公立教育系统,但学前班(kindergarten)就设在小学里,算小学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常看到加拿大的公立教育写着K-12,也就是从学前班到12年级。

和小学生一样,学前班的孩子也是早上8点半上学,下午2点半放学,遵循小学的作息和规定。不过,由于学前班等于是一种面向小学的过渡。开学前两周的课表,可能会让想“解放”的家长哭笑不得。

华人妈妈胡女士就跟加西周末分享了孩子上学前班的经历。她晒出了孩子9月课表:由于劳动节长周末,学校是4号开学,第一天只是注册,主要是知道孩子具体分哪班,完了就没事了,在学校待了不到半小时。

第一周每天只上两小时,还分AB班。胡女士的孩子被分在A班,周三上午上两小时,周四下午上两小时。对于许多需要上班的家长来说,这第一周就只能跟公司请假了。

第二周的5天,周一没有课!是家长见面会。周二和周三分别3小时,周四和周五分别4小时。一点一点加时间,如此渐进式入学,帮助孩子融入和适应。直到第三周,学前班的孩子才开始和其他小学生一样,从早8点半上到下午2点半。

家长见面会

胡女士孩子的学校,学前班第二周的第一天是家长和老师的见面会,为一对一的面谈。约定的时间到了后,胡女士被老师请到了教室里。谈话很轻松,老师希望能更多的了解孩子,比如她在家说哪种语言,是否有上过幼儿园,都有什么喜好,在不高兴的时候她会有什么表现,有什么方式可以帮她平复糟糕的心情,家中是否有兄弟姐妹,叫什么名字,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如何等等。

同时,老师也会把自己在第一周里对孩子观察到的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

通常,如果孩子之前上过幼儿园(preschool),已经适应集体生活,就能比较快融入。有的孩子刚刚随父母移民过来,对这边的一切很陌生,没有本地上学经验,第一周老师还会允许家长在教室“陪读”。

学前班“班规”

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规定,但大致相同。

入学之后,和在幼儿园一样,每个孩子会有一个写有他们名字(有的学校会贴照片)的格子柜,孩子需要放一套可换的衣服和一双室内鞋子在教室。每天带来的书包和衣服也挂在他们的名字对应的地方。

学校不包午餐,所以孩子需要每天带午饭和营养零食(学校建议带蔬果、起司、饼干、面包)及水壶(只能是水,不能是果汁或牛奶)上学。由于担忧部分孩童有食物过敏现象,许多学校是明令不可以带花生等过敏源食物的。

5岁的孩子通常比较拖拉,有时候未免会迟到。在幼儿园,可能就是直接敲门进去了,但在小学,老师会要求迟到的孩子先到学校办公室领一张迟到条,再在尽可能不打扰课堂的情况下进到自己的教室,换好鞋子坐好。

同时,为了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手册还规定:“孩子的夜间时间要规律,晚饭、洗澡、读书(学前班的孩子没有作业!),最晚要在8点前睡觉!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风雨不改的室外活动

加拿大孩子的室外活动是一项硬性规定,从幼儿园开始,就规定孩子必须每天有一定时间的室外活动时间,而且是不论晴雨。因此,家长需要特别留意,天热的时候给孩子擦防晒霜,雨天要备好雨衣雨鞋,尤其是天稍凉的时候别给孩子穿太多。胡女士提醒:“热了不会脱衣服的孩子很容易出汗后着凉。”

有意思的是,在学校发的“学前班手册”中,有关衣服一项,还写着“学前班可能是‘乱七八糟’(messy)的,孩子们会画画、玩沙子、每天出去疯玩,所以请确保孩子穿到的学校的衣服是‘可洗干净’(washable)的……”

此外,除了基础知识,学前班的孩子还会上音乐课,有一些外出活动。加拿大学校都非常重视阅读,除了要求每天在家多阅读,鼓励孩子上图书馆借书之外,学校还会组织特别的阅读活动,邀请家长、孩子的兄弟姐妹一起阅读。有时候,老师还会请到年级稍高的小哥哥小姐姐成为阅读伙伴,在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在加拿大上学前班,孩子可以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开始学习一些最基础的知识,顺利过渡到1年级的常规学术课程,同时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胡女士说:“孩子以前都是晚睡晚起,现在作息规律,而且很喜欢上学,这是个好现象。”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