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新飞扬留学
深耕加拿大K12低龄留学的多伦多本土专业公司
文章14982浏览38914644

加拿大多伦多的华裔亲述:加拿大留学应趁早!

个人微信二维码

Derrick是亲戚的孩子,来多伦多留学借住我家已整整一年,上个月底终于回中国去了,我们一家人都大大松口气。

这一年与这个15岁少年同住,对我们家是深刻的考验,锻炼了我们的忍耐力,也认识到中加两国长大的孩子有多么不同。对比两国的教育体系,真的感慨系之。

Derrick初来,
我问他:“在中国时你每年读几本书—课本除外?”
Derrick想一想:“一本也没读过。”

这怎么行?我立刻着手为他推荐阅读书目。担心他英语程度不够,翻出女儿一年级读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送他,想着离开学还有三个月,无论如何读得完,也为入学九年级做个准备。可是暑假过了,开学了,第一学期过半了,每次问他那本书是否读完?回答都是“还在读”。或许这书不够有意思?打算再推荐其它书,他又说“忙着读这一本,不能读更多了”。

如此一个月一个月又过去。

有天看他狼吞虎咽吃饭,想起他最爱吃四川冒菜,心里一动问他:“有没有一本书让你喜欢到像喜欢冒菜一样?”Derrick笑了:“全世界所有的书加起来也比不上我的冒菜!”我的心咚一声掉进脚后跟。

忧心忡忡跟他父母交流,他父母反而觉得我们多事:在中国,孩子没时间读课外书,恨不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省下来读课本和教辅呢!再说也没必要读课外书,何必在考试不考的那些“无用的书”上浪费时间?盯住他的考试分数吧,那才是来留学的“基本面”。你看看人家万人送考的毛坦厂,那精神!

可这真是误会。

以英语为例,加国学校没有“课内书”与“课外书”之分,各省市并没有统一教材。但其实学校及社区、市里的图书馆甚至亚马逊网络书店都遍布孩子们的“课本”,每本书都注明了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对应着不同年龄孩子的词汇量及阅读能力。老师在课堂上会从这些适合的书里推荐一些备选,孩子自己选择喜欢读的,读完要写读书报告,要分组讨论,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自己对某本书的独特看法。

自一年级起,孩子们就习惯了这样阅读,随着年龄增长阅读量从每年十几本增加到几十本。
这样的阅读习惯提高的是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考高分的能力。
这样的读书训练也培育了孩子对阅读和学习的自发兴趣,而非攀比考试分数的兴趣。
反观Derrick对阅读毫无兴趣,何尝不是被“阅读无用、多阅读还有害,只有考试分数要紧”的环境培养出来的?到了他这个年龄,我们试图教正都晚了。他对留学的定义就是“去学校,得到考试分数”,除了这个不得不做的任务,别的都被排除在外。猜测他从小到大,父母都是这样跟他“等价交换”的--“宝宝如果你考试考得好,想吃什么就给你买什么”,“宝宝你要考不好,这牛肉面肉包子就不给你吃了”。老师也是这样训斥他的“你考得这么差,怎么对得起你父母!叫他们的脸往哪儿搁?”如今Derrick已15岁了,如何让他相信他不是为他父母或监护人上学,上学也不是为考试呢?

第一学期结束,各科成绩出来后,他根本没兴趣拿回家,认为那几张纸是给我们的交待,叫我们自己去学校领回来就是。听见他这样说,我简直有一脚把他踢出门的冲动。

除了不读书,Derrick手脚的笨拙也令人震惊。

端饭碗掉饭碗,端茶杯砸茶杯,最不可思议的是不会关冰箱。常常等我们晚上回家,看见餐台上放着他喝了一半的牛奶杯,整袋牛奶没放冰箱,冰箱门大开着,又开了一整天。问他为何不关,他一脸懵懂,嗫嚅着解释不了。后来终于跟我说,他在中国家里根本什么也不用做的,吃饭喝水都有爹娘端到面前桌上。需要冰箱里的东西呢?那也是爹娘取出来给他呀,他不必开关冰箱!闻言我彻底无语,穷人家的富二代活生生站在我面前!从未得到练习使用手脚的机会,难怪做家务事对他像是一种刁难。这在爱好DIY的加拿大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

我家邻居的孩子才五岁,已经开始练习推着小车挨家送报纸了,冬夏不误。她妈妈只是远远跟着保证他安全,上下坡都让他自己挪,从不搭把手。我家有棵很高的樱桃树。有天一老伯推着婴儿车走过,问我能不能折两枝走,他想在自家院里试下嫁接。我说OK,正准备替他剪,他接过剪刀噌噌两下就爬树上去了。六十几岁的人了啊!看这身手!

孩子的身体和头脑发育需互相促进,互相提供营养和支撑。Derrick仿佛80岁老头一般手脚不听使唤,某种程度上也让他的头脑“休眠”更深。越是不运动也不动脑子,他就越是两者都更加笨拙,这简直是个恶性循环。

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带他尝试加国孩子都喜欢的那些事:走遍美加各个博物馆科学馆,带他打球、看电影,最终发现这些事对他都没有吸引力。

高中孩子除了要修满30个学分,要毕业还必须做40小时义工,Derrick的许多同学第一年就做满了40小时,而Derricky也从不想加入。一个人已有的兴趣爱好越是需要很强的智力体力,这个人就越不可能去喜欢无需智力体力的东西。Derrick从未进入过这个螺旋向上的通道,他只爱吃吃睡睡玩电子游戏,没有任何需要出汗以及动脑筋的爱好。

说起玩游戏,那是他唯一愿意废寝忘食去做的事,为此忘记上学更不在话下。

自Derrick来我家,他父母多次诟责我们对他“管得太松”,没有追着脚后跟看住他。我们也曾试过做警察:要求他每天玩游戏不超过2小时,之前之后要在本子上记录时间。Derrick于是又进入了“警察抓小偷,猫抓老鼠”模式,每天与我们斗智斗勇。说谎、偷偷涂改记录,无所不做,只求多玩几小时。如果我们盯得太紧,无法使用这些手段,他只好恋恋不舍回自己卧室,问他去做什么,他答“去读书”。我们还窃喜,以为“盯紧点”终于起作用了。冬日的某一天,他这样“去读书”了,过一小时我先生去看,发现他卧室黑漆漆的,甚觉奇怪,开灯不亮,原来灯坏了,定睛看Derrick在床上四仰八叉睡得正香呢。才下午四点半,这睡得什么觉?摇晃半天醒了,问他灯什么时候坏的?Derrick期期艾艾不肯说。我先生叹口气,这就是一天到晚在“读书”的真相。灯都坏了,摸黑读书?!如果不能玩游戏,Derrick就去睡觉,不管是一天中哪个时辰都能一睡不醒,等别人做好饭叫他来吃。他不在乎别的,他的征途是电脑里的星辰大海。

终于我们放弃了,“盯住Derrick”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加国的孩子自小被培养自我意识,为自己负责,学习管理自己的事。从小学起就在练习给自己的发动机打火,自己踩油门。等进入高中已纷纷养成了习惯,开启了独立自主的学习模式:没有班主任,没有固定的班级和同学,根本没人盯着写作业交作业,不同课在不同教室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除了必修课,还有一堆选修课,选哪个不选哪个都是自己定,只要修够总学分即可。这些高中生已是性能良好的跑车,动力十足一骑绝尘。而Derrick是一辆发动机死火的车,只指望别人推着走,这怎么可能走得远?

最令我们大跌眼镜的,是加国孩子所受的同理心教育、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绿色教育于Derrick都是天方夜谭。他用过的马桶肮脏到无人能再用,可无论怎么批评,怎样手把手教,他还是从不刷马桶----谁要用,或者谁看不下去,谁就给他刷嘛!如果逼着盯着他刷,他会一次倒进半瓶洗厕精,然后一手插口袋,一手按下冲水按钮。好了,“刷”完了!

我先生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为Derrick做早餐,因为他实在磨蹭,7点出门才有可能不迟到,他学校早8点就上课。然而某天做好早餐,左等右等Derrick不出现,直到8点都过了他才走出卧室,两手插裤兜慢悠悠晃过来吃饭。原来当天他有些事情,不必那么早去上学。既如此,头天晚上可否提前说一声,告诉我先生第二天不必起那么早做饭呢?为什么不说呢?对此Derrick的反应还是标准答案--沉默、沉默,没有一个字,更没有“对不起”,站一会儿就面无表情开始吃饭了。

之后又一次如此,再一次如此。。。

数次之后,终于有一天我先生对他说,以后不会再6点钟起床专为他做饭了,他赶得上就和我们一起吃饭,赶不上就去学校餐厅吃吧。

资源有限,节约用水用电,这样的教育加国孩子耳熟能详,基本都自觉做到,而Derrick只会写在考卷上。他独住的那层楼永远是长明灯,白天黑夜如此,睡觉也只关卧室灯,其它灯依旧长明。为什么?我不理解,他那层楼光线极好,又不是地下室。每间房都有大窗朝东或朝南,连通往后院的门都2/3装着透光玻璃。开始几个月我反反复复跟他讲道理,错一次讲五次十次,想着他未受过节约能源教育,也可能记性差。后来发现讲道理完全没用,起作用的是罚款:再有长明灯,第一次发现罚款10加币,累计三次后罚400,再以后4000。他从未让我罚到400,长明灯永远消失了。

原本计划让Derrick念到高中毕业,但他破纪录的迟到、旷课次数以及在50分及格线徘徊的各科成绩,终于令他父母打消幻想,承认还是把儿子留在身边更能“看得住”。于是Derrick读完九年级就回国去了。虽然六月底才放假,可六月的机票贵很多,他妈妈一打听就果断决定让儿子提前一个月回国,省下一些机票钱。其实一个月学费比她付的机票贵多了。但这不是她的逻辑。对于“求学”究竟何意,Derrick的父母和他一样一无所知。

Derrick这一年的“求学”就是一场误会,他的出国留学更像一趟浮光掠影的观光之旅。他对多伦多各个饭馆、游乐场恐怕比对他的学校和课程熟悉得多。因为认识了Derrick,深深体会到出国留学只适合那些中式教育刻痕不深的孩子,等到了Derrick这样的年纪、满身刻痕才出来,再想纠正改变已是千难万难,孩子自己也会因环境反差太大而无所适从。

如果中国的父母打定主意送孩子留学,那么留学应趁早。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